刊名:地质通报
曾用名:中国区域地质
主办:中国地质调查局
主管:中国地质调查局
ISSN:1671-2552
CN:11-4648/P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.9716775
数据库收录:
文摘杂志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1-2012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3-2014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地学数据库;哥白尼索引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文摘与引文数据库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地质学
期刊热词:
基础地质
1 研究区概况
2 信息量模型
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过程
3.1 因子分析
(1) 高程。
(2) 坡度。
(3) 坡型(剖面曲率)。
(4) 构造缓冲距离。
(5) 工程地质岩组。
(6) 地表水缓冲距离。
(7) 地形湿度。
(8) 线性工程缓冲距离。
3.2 信息量计算
4 评价结果
(1) 极高易发区。
(2) 高易发区。
(3) 中易发区。
(4) 低易发区。
5 结论
文章摘要:以利川市谋道—建南线性廊道区为研究区,选取高程、坡度、坡型(剖面曲率)、构造缓冲距离、工程地质岩组、地表水缓冲距离、地形湿度和线性工程缓冲距离8个评价因子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,基于研究区130个地质灾害点随机抽取100个样本数据,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计算,共划分出低易发区、中易发区、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4个等级。结果表明,极高易发区面积为39.84 km~2,高易发区面积为105.49 km~2,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.92%和31.56%,其地质灾害点数分别占总数的77%和16%,其中极高易发区地质灾害点密度为1.93处/km~2,明显高于其他易发等级,表明评价结果可靠。此研究可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DOI:10.16536/j.cnki.issn.1671-1211.2022.02.006
论文分类号:P694
文章来源:《地质通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tbzz.cn/qikandaodu/2022/0612/1299.html